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加为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期刊中心 · 论文欣赏 · 发表流程 · 期刊验证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现在是: 请记住我们的永久网址:www.shijiqikan.com 
本页位置:首页>>论文欣赏>> >>科技类论文 www.shijiqikan.com
 ※ 期刊导航
经济管理
教育文艺
医药卫生
社科法律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核心期刊
大学学报
综合期刊
相关最新  
·渗碳炉的消防安全
·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探讨
·塑料机械节能技术的发展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工位器具的设计在总装配线的应
·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
·城市低碳、创新管理的探索
·混凝土裂缝与应力分析
·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的理
·液压油的作用性能与正确选用
科技类论文  
集中采暖系统的质量通病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1-10-18 17:07:14  本文已点击 2081 次
 
摘要:集中采暖系统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较多城市和社区、企业常常采用的一种高效率的供暖方式,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发展基础与经济条件限制,当前的集中采暖系统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集中采暖 质量通病 改进
 
1.       引言
集中供热(采暖)系统是我国北方地区较多城市、地区、工矿企业常见的基础设施之一。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供热管网,通过配热站等方式以水循环、气循环等模式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室内的温度保持在恒定状态,从而达到取暖的效果。其具有供热质量稳定,热效率较高,部分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厂区废水、废气等方式来作为热源,因此得目前已经得到较大应用与推广。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在设备、管网等方面,一般的集中供热体系还不能完全使用国际最优设备和方式,实际情况是采用大流量低温差,质调节的运行方式,尽量采用那些既经济又实用的设备与方式,才能使集中采暖系统迅速地普及和健康的发展,以达到节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2.       当前集中采暖系统的质量通病分析
2.1设计思路存在不完善之处
2.1.1原有管网引入系统,与现有系统的设计不匹配。对于早期热用户系统,可能是单独的车间或厂房建立独立的供热管道,常常无设计,或无图纸,完全凭经验施工。当前在完善集中供热系统时,却往往未经合理改造就接入网络。原有的采暖系统的自备锅炉间歇采暖,而且多数热负荷偏高,散热器面积普遍偏多,有的甚至超一倍,早期建筑物因受造价影响往往采用异程式,因此水力失调严重,造成水平垂直温度均失,有些高层建筑物采用双管上分式系统,使上下层自然循环,由于附加压力的影响,压力相差很大,垂直失调严重。
2.1.2脱离实际按规划负荷选泵。对于新建或扩建的供热系统,在委托设计时,一般只把远期规划的供热负荷提供给设计者,没有同时向设计者提供近期的热负荷大小。那么设计者就会按规划负荷选择循环水泵的型号,但近期热负荷往往很小,几年后才能达到规划的供热负荷。又因为水泵没有设计变频,那么,在今后几年用此泵工作就会大量浪费电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3设计中未科学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大型供热管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热网的水力工况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对于这一点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因此,从规划、设计、实施,联网到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不按实际,不尊重科学的问题。有时根据需要任意发展管网和热用户,从而影响了整个管网的水力工况。
2.2施工中存在着质量缺陷
2.2.1干支管坡度不合适。一是施工中管道未调直、在堵管道及墙洞时没有保证正确的管道坡度;二是管道支架位置和标高控制不好,支架间距和标高偏差过大,从而使管道局部下凹或起拱,形成局部返坡或坡度变小,致使管内积气、存水,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三是管道支架配置不合理。供暖安装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混用只用一种支架,支架用料偏小等毛病。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混用只用一种支架将使管道不能按预定方向伸缩,造成支架受损、管道变形移位。
2.2.2干、立管甩口位置不准确。干、立管甩口位置不准确,主要是由于测量误差造成的,其次由于土建施工中轴线偏移造成。
2.2.3散热器组对缺陷。散热器组对缺陷主要表现在:组对时使用的衬垫品种不当,偏位外露,组对不严,有漏水现象,圆翼型散热器纵翼方向不对,未按规定使用偏心法兰,法兰连接螺栓过短或过长,散热器表面及内部清砂不净,影响美观和使用。产生这些的原因是散热器组对前未认真清理和检查接口及对丝,使用的垫片不符合规定,未按规定进行清理和组对。
2.2.4调控设备自身质量不过关与设置不合理。大量的实践证明,解决水力失调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控设备。我们以前曾经用过的调控设备有孔板、闸板阀、截止阀、蝶阀、调节阀和平衡阀等。用这些设备调网不但都需要分层次调节,而且都必须反复调节、经常调节,调节的工作量相当大,而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热网的水力工况,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水力不平衡状态。但目前大多数集中供热还都不同程度地处在这种调控阶段。当然这里有经济条件问题,但关键还是认识是否明确,重视的程度是否到位的问题。
2.3使用中存在着维护与操作不当导致系统问题
2.3.1供热知识普及不够。在当前集中供热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受过正规供热专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许多供热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对供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供热技术的人占相当的比例。如果不能有计划地组织技术培训,迅速提高所有从事供热技术和供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势必会给供热系统的设计、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等带来许多问题。
2.3.2运行管理手段落后,热网的调控能力差。由于对内部系统不能进行有效运行调节,将造成各建筑物之间冷热不均,同一建筑内各层间冷热不均,往往却找供热部门,要求他们对用户内部冷热负责。对热网丢水问题十分严重没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束手无策。
3.       对集中采暖系统质量通病的改进对策
3.1严把设计关
首先,对原有的联网采暖系统必须由设计部门根据使用情况重新校核与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系统应由热用户重新改造后才能联网。其次,对于新设计的管网要按近期实际负荷进行水力计算后选泵(也可留有一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当过几年负荷增大时再重新选泵。实践证明,用小循环泵节约的电费,会大大超过换泵的投资。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选出一条最经济实用的方案。最后,通过统一测算,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外网与内网平均比摩阻R的范围。各建筑的采暖系统允许的压力降△P、各类建筑物的热指标等。以便考虑体系的整体性能。
3.2重视施工及材料选择
3.2.1设置合理的支架并按规范安装。在安装管道前应认真做好管道调直工作,在安装支架前按照管道坡度和标高计算出每个支架的标高,用水准仪测出统一标高线后,按其高差安装,支架间距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执行,在堵墙时不要强塞硬垫,以免改变管道应有的坡度。散热器支架坡度不合适一般是由于在管道下料时测量不准确或计算不准确造成的。在施工时应先安装散热器,后装立、支管,下料要随下随装,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3.2.2校正干立管位置。要解决这一通病,应选择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不要用误差较大的工具。要现场实测,而不是图纸上测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下料施工。
3.2.3对散热器进行合理组对。应对各种散热器在组对前认真进行处理检查,判断有无砂眼、裂纹等,检查合格后应用钢丝刷除锈,再倒出内部残留砂子、杂物等。对接口用的对丝或法兰等也应进行检查和清理,合格后才能使用。散热器接口应平整,对丝及补芯、丝堵等的螺纹应规整合格,能用手拧入几扣,使用的衬垫应符合介质要求。组对时应放在特制平台上进行,衬垫要放正,用力要均匀一致,散热器组装完毕后和其它新型散热器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水压实验,实验压力应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安装。
3.2.4选择先进经济的流量控制阀。当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是既简单、又可靠、又经济实用的调节水力平衡的设备和方法。只要分别安装在需要控制的热力入口,并按需要调节好流量,就会一次性地完成系统的水力平衡。由于自力流量控制阀的应用和普及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热系统水力工况不好控制的难题,而且使一些先进的供热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在供热系统中应用和普及。如环状管网技术、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新型的自动控制技术等,在没有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情况下,它们的运行调节就会很复杂,就会难以推广。
3.3注意对于系统使用的维护与调节
3.3.1配备必要的维护仪器和没备。实践证明,经验和手工调节很难准确实现理想,况且必须借助各种准确的计量仪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种灵活可靠的执行机构(自动调压线、流量调节线、温控伐等).以及电子计算机进行监控。是记录和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最常用、最重要的仪表。在实际工作中,热力站应把压力表、温度计(或红外测温枪)、流量计(或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做为供热技术人员必备的三大工具(仪表)。
 3.3.2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现感和实测数据都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GB23/T712-2003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的规定。做好各种记录的记录工作,内业完整,数据准确,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
4.       结论
集中采暖系统作为传统的取暖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进。我们必须从设计着手,通过施工过程严格管理与投入使用中对系统的持续监控,使系统的性能得以良好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城镇集中供热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实现计算机监控,可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取较高的热效率,以使这一系统运行得更加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1] 苏文涛,斯琴. 浅谈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21) .
[2] 郭晓军,崔晓慧. 室内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18) .
[3] 刘洪涛. 原马家沟机场开发区热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 应用能源技术, 2002, (02).
 
版权所有 世纪期刊中心诚信、快速、专业: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论文代发、代发论文、代写代发、职称论文、学术论文 www.shijiqikan.com
邮箱:lunwen100@126.com QQ:1411903708,1079413608,1454502918, 电话:18600727789
 京ICP备11012354号 技术支持:快速建站